(相關資料圖)
公司發布2023 年中報,23H1 實現收入22.4 億元(同比+35.4%),歸母凈利潤0.97 億元(同比+27.7%),扣非歸母凈利潤0.69 億元(同比+100.6%)。
公司工業機器人業務通過市占率提升,維持高增長態勢。我們看好公司工業機器人出貨量持續增長,以及隨著規模效應的體現,預計盈利能力將逐步恢復。
維持“買入”評級。
收入增速:工業機器人業務維持高增長態勢。(1)分季度:23Q1/Q2,公司收入9.9/12.6 億元,同比+22.5%/+47.5%;歸母凈利潤0.43/0.54 億元,同比-28.3%/+234.9%。(2)分業務:23H1,工業機器人/核心部件業務分別實現收入17.3/5.1 億元,同比+46.8%/+7.0%。雖然工業機器人行業整體仍處于景氣度筑底階段,但公司的市占率提升,業務實現高速增長。(3)分區域:23H1,國內/海外收入15.9/6.6 億元,同比+46.5%/+14.4%。國內業務受益于工業機器人業務的發展,增速較快。
盈利能力:毛利率和費用率基本保持穩定。(1)毛利率:23H1 公司毛利率為33.1%,同比基本持平。其中,工業機器人業務毛利率34.4%(-0.61pct),核心零部件業務毛利率31.9%(-1.0pct)。(2)費用率:23H1 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為8.2%/9.7%/9.1%/2.8%,同比-0.09/-0.85/-0.42/+0.71pct。費用率基本保持穩定。
業務情況:工業機器人行業景氣筑底待復蘇,公司在23Q2 銷量上升至國內第二名。從21Q3 開始,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進入增速下行階段,至今行業景氣度仍處于筑底階段。但經過這一輪行業周期的發展,國產工業機器人在產品性能、應用場景、品牌認可度等方面都有顯著提升,國產替代趨勢已經明確。根據MIR 數據,23Q1/Q2,國內工業機器人行業銷量同比增速為-3.3%/+5.4%,公司的市占率為7.9%/8.5%。23Q2,公司排名上升至國內市場第二名,同時也是出貨量最大的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
風險因素: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影響工業機器人行業發展的風險;下游制造業企業自動化資本開支周期性波動的風險;市場競爭加劇的風險;公司凈利率修復速度不及預期的風險;公司負債率較高的風險;公司并購整合不及預期的風險。
投資建議:考慮到行業景氣度恢復仍存在不確定性,以及公司上半年凈利率尚未有顯著提升,結合中報數據,我們下調公司2023/24 年歸母凈利潤預測至2.8/5.0 億元(原預測為3.6/5.3 億元),新增2025 年歸母凈利潤預測7.8 億元,當前股價對應PE 為70/39/25 倍。我們看好公司工業機器人出貨量持續高增長,以及隨著規模效應的體現,預計公司盈利能力將逐步恢復。維持“買入”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