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鋼鐵行業由“普”轉“特”是大勢所趨。(1)中國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已在2019年達峰,這意味著房地產用鋼的前景將受到制約,制造業用鋼前景會相對更好,其對特鋼需求的帶動將明顯優于普鋼;(2)日本的經驗顯示,當新開工面積在1973 年達峰之后,該國特鋼的產量和占比均逆普鋼而上升,特鋼產量由1973年的916.10 萬噸攀升到1983 年的1328.40 萬噸,特鋼占粗鋼比例由1973 年的6.01%提升到1983 年的13.67%、再到2018 年的19.99%,而2022 年中國重點優特鋼企業特鋼粗鋼(除普通及優質非合金鋼、低合金鋼)占比僅為5.11%。
華菱由“普”轉“特”的勢頭強勁。(1)華菱的品種鋼產量占比已由2012 年的14%提升至2022 年的60%、鋼鐵產品2022 年平均售價已在22 家主要上市鋼企排名第二;(2)公司在《2022 年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報告》中明確指出品種鋼“已具備與特鋼產品相似的特點”,而相對于普鋼而言,特鋼定價更加穩定,競爭激烈程度要弱一些、盈利也更加有保障;(3)華菱由“普”轉“特”的四大支撐:“硬約束、強激勵”管理機制、高研發投入、高資本支出、持久的合作伙伴技術支持。
華菱由“普”轉“特”的風險和收益。(1)由于華菱在2010 年以前的十余年資本支出較大,在2012-2016 年行業低谷期間,華菱經營陷入困境,資產負債率最高達到86.90%(2016 年),一度瀕臨置出鋼鐵資產的境地;(2)2017年起,鋼鐵行業景氣度回升,華菱鋼鐵業務資產盈利能力逐步得以釋放,單季度歸母凈利潤底部從3.08 億元(2017Q1)提升至6.89 億元(2023Q1);2017-2022年公司ROIC 平均為14.75%,在22 家上市鋼企中排名第4 位。
2022 年華菱鋼鐵噸鋼利潤高出行業平均199 元。2022 年鋼材產品與中鋼協重點鋼企噸鋼利潤之差(199 元),華菱噸鋼售價位列可比企業第2 位,高于可比公司噸鋼售價均值1093 元;華菱噸鋼成本位列可比公司第3 位,高于可比公司噸鋼成本均值625 元。如若按照2022 年,公司鋼材產品與中鋼協重點鋼企噸鋼利潤之差(199 元)、公司鋼材產品產量(2657 萬噸)、歸母凈利潤/營業利潤比值(73.55%)、歸母凈資產(499 億元)作為基數計算,則公司超額歸母凈利潤為38.94 億元,對應ROE 為7.80%。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我們維持公司2023-2025 年歸母凈利潤預測分別為55.63、59.97、62.16 億元,華菱鋼鐵作為行業龍頭,且后續產品結構中品種鋼占比有望持續提升,業績穩定性優勢或將進一步凸顯,故維持公司“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制造業需求表現不及預期;產品結構升級的進程效果不及預期;管理效率出現波動;產成品定價政策和原材料的采購節奏把握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