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核心觀點:
1、當前汽車需求雖仍受宏觀環境壓制,但降價增配、刺激政策等托底國內總量,出口強化韌性,預計9月進入消費旺季后,行業景氣將回升;2、國內售價20萬元以上新能源乘用車是核心增量市場,新車供給加速下,規模化走量及高端化是車企降本增效主要手段,城市智駕是勝負手;3、看好造車新勢力及比亞迪受益高端市場擴容+替代BBA增量空間,關注傳統自主品牌電動化轉型拐點。
研究結論:
1、參照國家人均GDP目標、復盤海外國家保有量及銷量,2035年中國汽車年銷量有望達4千萬輛,22-35年CAGR=3.2%;當前汽車需求仍受宏觀環境壓制,但降價增配、刺激政策等托底國內總量,出口強化韌性,預計23年乘用車產量2448萬,同比+4.6%,其中出口335萬輛,同比+32%。
2、國內乘用車需求已從首購轉向增換購,消費結構K型分化,23年1-7月>20萬元價格帶零售量同比+18%;而新能源車貢獻中高端市場增量,售價15-30萬電動化率同比+11pct。當前EV銷量增速邊際放緩,電池降本及超充普及速度邊際影響較大;插混降價增配加速滲透,預計2023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產量為915萬,同比+38%;25年有望達1445萬輛,滲透率51%,CAGR 26%,其中>20萬元價格帶占比約44%,滲透率約61%。
3、智能電動化推動自主品牌市占率提升及高端化,比亞迪國內市占率躍居首位,新勢力在高端市場起量,比亞迪、特斯拉及理想確立領先地位。23年新車供給加速、降價促銷、盈利分化加大等現狀將導致行業競爭加劇,特斯拉、小鵬、華為、理想等城市NOA覆蓋場景及技術迭代加速。當前車企新車戰略主要包括豐富產品矩陣、發力高端化、鞏固規模優勢等,降本增效及智駕是核心競爭要素,高端化及規模是戰略方向。
4、高端市場擴容+替代BBA貢獻增量空間,產品序列補齊及爆款打造+渠道完善是抓手。23年國內20萬以上乘用車銷量預計可達714萬輛,同比+7.1%,其中新能源316萬,同比+52%;22年BBA在中國銷量合計192萬輛,在>30萬元價格帶合計市占率穩定在五成。我們看好新勢力發力高端市場,關注傳統自主電動化拐點:1)重點推薦理想汽車,公司正向循環持續強化,盈利向上彈性兌現,24年首款30萬以下增程及4款純電新車上市將貢獻新增量空間,預計實現銷量達60.6萬輛,營收1950億,凈利潤155億元,對應PS 1.6倍、PE 20倍,維持“買入” 評級。此外,建議關注蔚來/小 鵬,當前困境反轉預期強化,智駕領先優勢夯實。2)推薦比亞迪,公司作為全球新能源車龍頭,確立技術、規模及成本領先后實現量利齊升,高端化及全球化貢獻中長期成長空間;關注長安/長城/吉利等傳統自主,2023年新車供給強勁,關注電動化轉型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