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暑期檔,太炸了。
假期沒過半,總票房已突破110億。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片、黑馬,應接不暇。
現在,又來一波王炸。
不藏了。
看完這新片,Sir年輕了20歲:
熱烈
導演大鵬,今年倍受矚目。
3月,自導自演的《保你平安》上映,7億票房,豆瓣7.7;6月,憑借《第八個嫌疑人》榮獲金爵獎影帝。
領銜主演黃渤、王一博。
看陣容不火都難。
看題材又……好像不太火。
作為一部有街舞元素的電影,《熱烈》能成嗎?
要知道。
提到“街舞”,我可能馬上會想到......
emmmm……
結果。
一進場,Sir的顧慮被徹底打消:
一個字:帥。
但對《熱烈》來說,“帥”或者“燃”,只是它最表面的那一層。
小眾題材的外衣下。
我們看到的不僅是青春與汗水。
還有無數個夜里。
面對質疑與否定,總是在放棄邊緣搖擺的夢想之魂。
01
這是一部看了開頭,就能猜到結尾的電影。
這不是一種否定。
反而,這樣的電影,要做到“扣人心弦”,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從人物狀態(tài),到情節(jié)設計,一處都不能掉鏈子,不然觀眾就會生出“無聊”之感。
就拿《熱烈》的兩個“王炸”,黃渤和王一博來說。
映前,他們是絕對的焦點,那么在影片中,也將會受到更挑剔的眼光,做得好是理所應當,萬一做得不好……
你能想象出那鋪天蓋地的質疑會是什么樣的。
而結果呢?
看完電影,Sir只能說:大鵬這次真的找到了演員的“適配感”。
你印象中黃渤的銀幕形象是什么樣的?
“痞”?
“世故”?
“老好人”?
那么,恭喜你,你差不多已經看到了《熱烈》中黃渤的樣子。
他飾演的角色叫丁雷,杭州驚嘆號街舞團教練。
工作挺體面。
但社會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咱社畜最清楚了是不是?
做人窩囊:
團里有個主力,同時也是金主爸爸,叫Kevin(卡斯柏 飾)。
對于這樣的人而言。
丁雷是既得罪不起,又伏低做小。
就連坐上Kevin的豪車,都得穿上鞋套。
做事圓滑:
排練舞蹈,Kevin擺譜不練。
怎么辦?
他居然突發(fā)奇想地物色來一個替身,替Kevin走位。
小聰明使得趁手。
說到底。
社會人就是能屈能伸,隨機應變。
膝蓋高貴,但可以為利益下跪。
這樣的角色,黃渤演起來,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而另一位主演王一博呢?
這次,他演的角色叫陳爍,斜杠青年,打好幾份工。
每天都是特種兵式打工。
他癡迷街舞:
有機會就跟著土味兒劇團演出,和幾位大姨混搭出一個街舞+民族舞的后現代組合。
空無一人的地鐵,不算寬敞的臘味店,下了班后的洗車房,都是他的練習室。
同時有點遲鈍:
女孩以請教街舞問題為由,想要加他微信。
他說:
我可以給你推薦一個公眾號
那個上面什么知識都有
你覺得人家是真的那么“好學”嗎?
演這樣一位眼神中還保留著不少單純的角色,也會讓人覺得有適配感。
于是。
再加上這兩位主演,一個當過舞蹈教練,一個連續(xù)三季在《這!就是街舞》擔綱過隊長,跳起街舞來也有板有眼。
在角色設定上,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但這就是個“替身”與“教練”的逐夢故事嗎?
不。
這里其實也暗藏著危機。
一方面,丁雷把陳爍當工具,只是為了討好Kevin。
另一方面,他又“利用”陳爍的天真,給他畫餅。
但與此同時。
Kevin卻不領這個情,他想要淘汰掉隊友,吸納一批實力更強的外國隊員,讓自己贏面更大。
那么,“社會人”丁雷該怎么選?
“傻小子”陳爍還能翻身嗎?
結果不難猜。
但這過程,卻看得Sir心潮澎湃。
因為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那種久違了的熱愛,與早已黯淡了的夢想。
他們不顧一切。
他們還在閃閃發(fā)光。
02
老實說。
在觀影過程中,看著影片里這些角色,Sir更多地是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夢想在不同人生階段所呈現出的不同樣子。
那么夢想是什么?
是熱愛?
是堅持?
還是最終希望抵達的那個結果:贏?
這是《熱烈》所拋出的問題。
故事里,“老油條”丁雷也是個有夢想的人。
與陳爍一樣。
他也曾有那樣的“傻氣”。
他曾是一個街舞明星,但在很多年前,因為舞蹈生涯巔峰時期的一次失誤,跳斷了腿,不得不退居幕后。
于是在當上教練之后,他想實現自己未能實現的夢想:
贏得冠軍。
有錯嗎?沒錯。
但就像他自己說過的那樣,到了這個年紀,街舞在他心里不再是熱愛,而是計算了,計算著怎么樣做出一個好動作,計算著奪得冠軍的概率。
贏,已經是他的執(zhí)念。
只是,這真的是夢想的全部嗎?影片在這里安排了一個叫彪彪(張海宇 飾)的角色。
他是驚嘆號里最不起眼的一個,天賦一般,實力一般,還在重大賽事上掉了鏈子。
Kevin想要開掉他,也算有理有據。
但。
丁雷沒有照辦。
為什么?
或許連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無論他嘴上再怎么強調,勝利就是一切。
但內心里。
早已認定,熱愛,其實遠大于贏。
坦白說。
在跳舞上,彪彪的確沒什么前途。
但他還堅持著。
他對街舞的愛還沒滅。
這個熱愛的過程,其重要性,要遠遠超過那些榮譽和勝負。
不是人人都能拿冠軍,當明星的。
做不到最好的人,就不配跳舞了嗎?
那個奔赴而來的陳爍。
有天賦。
但博得大家尊重的原因,是他有著和大家一樣的熱愛。
如果說陳爍是最初發(fā)現內心所愛,而悸動的年輕的我們。
那么丁雷,則是時過境遷,把熱愛藏在煲劇時光,和每一個違背本心拒絕與接受里的,現在的我們。
這才是Sir真正為之感動的地方。
為什么?
因為大鵬在這里不止是說成功與勝利。
他在回望。
并告訴我們,夢想其實是熱愛:
熱愛每一次展現的機會,每一秒快樂的瞬間,每一回付出的努力。
更是包容:
包容所有人做夢的權利和每一份熱愛。
包容每一次注定失敗的嘗試。
包容每一個注定無法功成名就的普通人。
留住他們,體諒他們,守護他們。
03
Sir說猜到結局。
因為這樣的題材,不可能讓主角不贏吧。
那電影還有什么懸念呢?
那就是:
看到最后,你才能發(fā)現比贏更重要的是什么。
這不是“某一個人”走向成功的故事。
甚至也不是通過體育改變命運的故事。
而是一個純粹的,體驗熱血的故事:
每個人,都有資格燃一回。
無論是喜愛街舞的教練、隊友、智能家居銷售、洗車店同事,還是對街舞不甚了解的母親、小舅、劇團老板、菜市場大爺大媽。
是他們。
共同托舉起了人生的驚嘆號。
比如陳爍:
他并非天才,動作全都是一點點摳出來的。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最是張揚、叛逆的街舞故事里,讓人看得熱血沸騰。
因為《熱烈》拍出了熱血的本質:
一根筋;
不顧一切;
知不可為而為之。
一個例子。
丁雷為了賺給智能垃圾桶促銷表演的十萬塊錢,于是推他出去當出頭鳥,因為別人有包袱,愛面子。
只有他,珍惜著每一個舞臺,哪怕有點“丟人”。
為什么?
因為他是野路子,沒有拜師學藝的條件,平時只能跟著視頻瞎跳。
電影不厭其煩地呈現著他如何做出那些他還沒掌握的動作,不標準,不美觀,還有點笨拙。
甚至于影片最后一場。
底層少年站點燃決賽舞臺,靠的也不是主角光環(huán)、對手失誤、如有神助,而是下在平常的笨功夫。
可熱血的底色,不就是“笨”嗎。
比如媽媽:
她對街舞知之甚少,甚至于會把“驚嘆號”叫成“嘆號精”。
但即便如此。
她在兒子無法兼顧現實與夢想的時候依然站了出來,重新走上讓她曾經心碎的舞臺。
為什么?
因為她知道,熱愛一件事,對一個人來說有多重要,它會遇到許多困難,也未必會成功,但哪怕是伸出一點點援手,也會讓人多一分的希望。
甚至于其他人:
最終放棄了街舞夢,回到家鄉(xiāng)小城,當上普通職員的彪彪,在遠方為曾經的隊友加油。
喜歡街舞的洗車店打工的同事(張祐維 飾)、家電銷售員(蔣龍 飾)。
一個在工作閑暇時,拿著水管子,跳出靈動舞姿。
一個自發(fā)喊破喉嚨應援,那股子中二的勁兒,就像在影院看得熱淚盈眶的Sir。
我想,這大概也是大鵬選擇街舞題材的原因之一。
老實說。
街舞,Sir之前并不太感冒。
甚至覺得,這關我什么事,我為什么要看一群人在大銀幕上跳街舞?
其實不光是Sir。
《熱烈》從立項到上映前,它的題材都不被看好。
太冷門,太小眾。
沒有社會熱點。
也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甚至很多創(chuàng)作者和投資人,看到“小眾題材”轉身就走。
也是因為這樣,國產影片極少會碰所謂小眾的題材。
以至于我們有時候會想,小眾文化,還在嗎?
7年前,大鵬用《縫紉機樂隊》把搖滾樂帶到觀眾面前,告訴大家,有一群玩音樂的還活著。
到這一次,街舞。
你說玩街舞的人有沒有?當然有。但比起其他的熱門題材,比如《流浪地球》的國產科幻,《長安三萬里》呼應了近幾年大火的國風潮。
《熱烈》有什么?
Sir覺得,《熱烈》的精彩就是它“什么都沒有”。
它沒有得到Sir先入為主的好感。
卻在一場場精彩的對決后,讓Sir也真正感受到街舞的魅力,燃了。(甚至想報個班)
它什么都沒有。
就像片中的角色一樣,沒有錢,沒有從街舞中獲得名利,但他們卻愿意投入全部的心血。
沒別的,就是熱愛。
從“一無所有”中創(chuàng)造出精彩和奇跡,《熱烈》的片內和片外形成了強有說服力的互文。
這也讓熱血一點也不說教。
而是讓你真的感覺到:
也許平凡,也許小眾。
只要真正熱烈,哪怕無人注視,也足以自己發(fā)光。
我們可以看到它的純粹。
題材不重要,重要的是精神,是熱情,是追逐夢想的合眾之力。
就憑這些,Sir就不想《熱烈》輸掉,甚至想讓它贏。
就像希望陳爍也能大放異彩一樣。
希望小眾文化也能走到大眾面前,讓市場看到每一個小眾題材的吸引力。
以后,Sir還想在大銀幕上看到玩滑板的、玩極限運動的、玩說唱的……
所有熱愛,都值得熱烈。
夢想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
熱愛也并非只有站在舞臺上的那個人才能感受。
有時候我們會失敗,時間、機會,和一次偶然的失誤,都可能為這份愛畫上句號。
但這并非是終結。
只要保持一顆熱愛的心,我們依然會熱血沸騰。
就像丁雷說的:
不是每個人都能和街舞磕一輩子
但我們能把自己的青春放到舞蹈里面
淌這么一回
我覺得挺得勁兒的
挺熱烈的
影片最后。
一切的比拼其實已經與成敗無關了。
即使你完全看不懂舞蹈,也會被那最簡單,最直接的熱情點燃。
畢竟,為了心中所愛而燃燒,這件事本身就很熱血。
是的。
或許在我們有限的青春里,不曾體驗到這樣熱血的瞬間。
或許我們也曾渴望熱烈。
最終因為種種原因,卻歸于平淡。
但那些熱烈活過的人。
他們。
理應值得我們每個人的respect。
一切終將逝去。
不如從容燃燒。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阿莫多瓦尼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