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海報新聞記者 賀輝 德州報道
7月29日,“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走進德州樂陵市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記者在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的產品展廳看到,該集團培育的馬鈴薯小如酸棗大如斗,各種深加工產品琳瑯滿目。該集團持續20年將科技創新作為馬鈴薯育種的重要支撐,累計成功培育出33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在馬鈴薯育種行業走在全國前列。
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研發的馬鈴薯品種(圖中手機為參照物)
目前,希森集團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先后承擔實施了21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研發專項及自主研發項目?!跋I瘪R鈴薯脫毒種薯原原種和種薯產能分別達到8億粒和720萬噸,占據國內種薯市場20%份額,規模與產能均位居全國第一。其中馬鈴薯新品種“希森6號”,在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累計推廣面積超過1500萬畝。
希森集團聯合山東省農科院承擔山東省良種工程——馬鈴薯耐鹽堿育種項目,在東營黃三角農高區設立研究基地;在哈薩克斯坦建立馬鈴薯產業示范園,被列為“山東省境外農業示范園區”,成為“一帶一路”中國農業走出去的成功典范;在烏蘭察布市商都縣喇嘛板村牽頭建立“喇嘛板馬鈴薯扶貧產業基地”,探索實踐了“政府+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繁育馬鈴薯原種的產業扶貧模式,成為商都縣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樣板。
希森馬鈴薯產業集團研發的馬鈴薯品種(圖中手機為參照物)
2023年1月12日,從太空返回的2萬粒馬鈴薯種子順利運回國家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目前已全部收獲。另一批實生籽已做好飛往太空的準備。
希森集團的不斷發展,也有效帶動了當地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成為股東,年底參與分紅,并通過返聘村民為工人的方式,讓村民成為產業工人,實現了經濟與民生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