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
日前,深圳市國資委正式發布《深圳市屬國資國企2022社會責任報告》,這是深圳市國資委連續第六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數據顯示,深圳市屬國資國企總資產突破5萬億元,營業收入突破1萬億元,85%的凈資產集中到以基礎設施公用事業為主體、金融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兩翼的“一體兩翼”領域,“千億骨干國企”增至10家,上市公司增至37家,資產證券化率也于同期突破60%,位于全國前列。
本次發布的2022年度報告全文共3.6萬字,以深圳打造“創業創造的熱土、美好生活的家園、綠美滿目的花園、幸福和諧的樂園”為構建框架,凸顯市屬國資國企支撐特區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擔當。
報告期間,深圳市屬國資國企全力完善“科技園區+科技金融+人才服務+場景應用+平臺支撐”創新生態服務體系,專注“從0到1”的原始創新,聚焦“從1到N”的科創企業孵化,完善從實驗室到市場的創新服務體系,打造產業科技創新和孵化高地,為深圳創新能級躍居世界城市前列、成為全球重要創新中心貢獻國資力量。2022年,深圳市屬國資國企全年科技研發投入62億元,增長55%;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17家,增長77%;全年獲得省級進步獎6項;國家和省級創新載體70個,院士工作站11個,建設運營科技園區65個,承擔國家和省級科技項目154項。
與此同時,深圳市屬國資國企立足自身責任,探索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和配置機制的改革創新,全面完善重大民生工程建設,加快構建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健全城市安全保障體系。2022年,深圳地鐵與廣州地鐵、港鐵重鐵實現乘車碼互聯互通,開通14號線、11號線福崗區間及崗廈北、黃木崗、大運樞紐,深圳軌交線網實現所有行政區全覆蓋;累計籌建保障性住房18.9萬套,在全市10個區布局養老、托育、醫療項目68個,并建設國內首個全要素、全鏈條的城市安全風險監測預警研發平臺,創新支撐城市安全。
深圳市屬國資國企立足改革開放前沿陣地,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現高質量收官。2022年,深圳市國資委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在國家評估中再獲A級;5家“雙百企業”連續兩年以全優成績通過評估,3家“雙百企業”躋身全國“改革標桿”,“科改示范企業”從2家增至7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