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劉夢娜)“你別碰!銀杏樹下,不一定是銀杏果,也有可能是……”11月14日,“賡續荊楚文脈 奮力建成支點”2025年網絡大V荊楚行打卡隨州千年銀杏谷。一踏入景區,滿目金黃直接把秋冬浪漫拉滿,游人如織的熱鬧場景,藏著隨州文旅最鮮活的模樣。
(攝影:陳明)
“大家可別小看這五棵樹,加起來年紀超過一萬歲,是咱們銀杏谷的鎮谷之寶!”景區工作人員笑著向大V們介紹,“每一棵都有上千年樹齡,見證了隨州的歲月變遷,更是自然景觀與文脈共生的活化石。”順著手指的方向望去,古樹的樹干粗壯遒勁,斑駁的樹皮刻滿時光痕跡,金黃的葉片在風中簌簌作響,仿佛在訴說著千年故事,大V們紛紛駐足拍照。
(攝影:陳明)
一路走來,阿姨們的組團打卡小隊超吸睛,她們穿著色彩鮮艷的服飾舉著手機拍視頻,鏡頭里的笑容比銀杏還燦爛。“拍了好多短視頻發抖音,好多朋友問地址,這就是新媒體的力量呀!”一位阿姨笑著說。原來,這些銀發博主正通過手機鏡頭,把銀杏谷的美景分享給全網。新媒體不僅拉近了傳統文化與大眾的距離,更讓荊楚大地的自然與人文之美,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全國,這正是本次荊楚行以流量賦能文脈傳播的生動注腳。
(攝影:張德文)
大V們更是被眼前的盛景震撼,紛紛將無人機升向高空。隨著無人機緩緩升空,千年古樹與蜿蜒步道相映成趣,構成一幅絕美的秋日畫卷。大V們專注操控著設備,時而低空掠過枝頭捕捉葉片細節,時而拉高視角記錄全景壯闊,連午飯都顧不上吃,直呼“美到廢寢忘食,每一個鏡頭都不想浪費”。
(攝影:陳明)
這場銀杏谷的邂逅,讓大家深刻體會到本次荊楚行的深層意義。“賡續荊楚文脈”從來不是單一的文化宣講,而是讓自然景觀與人文底蘊同頻共振。當千年銀杏林遇上新媒體傳播,當大V流量碰撞民間熱情,荊楚大地的生態之美、文化之韻被不斷放大,既讓游客感受到自然與歷史的雙重魅力,更讓隨州乃至湖北的文旅名片愈發響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