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湖北日報評論員 杜宇慧
近日,武漢一家牛肉面館因“給大學生免費加面”而走紅。起因是一名大學生在訂單備注“老是吃不飽”,老板便多加了些面,這個尋常舉動,卻意外溫暖了無數人心。
這份感動背后,有著一個常被忽略的現實:在今天,仍然有許多人難以在一碗面中獲得飽足。無論是體力消耗大的外賣員、農民工,還是正值發育期的年輕學生,或是不習慣南方食量的北方移居者,他們對分量的需求真實而普遍。老板的善意之所以引發熱烈回響,正是因為他看見了這份需求,并在商業交易之外,多了一份將心比心的體貼。
這樣的需求,在人口流動日益頻繁的當下,尤為凸顯。在陜西、山西、新疆等地方,免費續面是尋常事;而在許多南方城市,以米飯為主食、面食分量設計偏小,這都源于長期的飲食傳統。然而,隨著南來北往成為常態,固有的飲食習慣正在被打破,需求更多元。當北方人來到南方,能在基本的飲食分量上的多一分關照,收獲的不僅是一餐飽飯,更是一份被理解的尊重。
當然,正視需求并不等于無限滿足。“讓人吃飽”雖是餐飲服務的本分,但多少算“飽”?因人而異。現實中,商家面臨著面粉、人工、房租等成本與經營壓力。在個別老板的舉例中,提到“一個人單次續面數十次”的情況,這警示著我們,善意需要建立在可持續的基礎上。在現階段,要求所有小店無條件提供免費續面,并不現實。
城市化發展的初衷,是讓所有人都能生活得更舒適。從滿足基本果腹,到體貼多元需求,是城市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每一個人都是友好消費環境的創造者,讓善意不被辜負,讓小店承載得起,八方食客才會安心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