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ccosy"></dfn>
  • <ul id="ccosy"></ul>
  • 點擊“新理財”即可關注!

    雀巢集團創辦于1866年,總部設在瑞士,在全球擁有300多家工廠,是世界上知名的世界500強食品飲料制造商。1987年,雀巢進入中國,至今已有36年的時間。根據7月27日雀巢集團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財報,雀巢大中華大區的有機增長率為4.7%,其中定價貢獻率為3.4%,實際內部增長率為1.3%,集團上半年總銷售額增長1.6%,至463億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幣約3,517.17億元。面對諸多波動,雀巢仍交出了超市場預期的半年報。為此,《新理財》專訪了雀巢集團執行副總裁、雀巢大中華大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西強,他表示,雀巢大中華大區要在2030年前實現營收破千億元。

    文/本刊記者 趙新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插 圖|雀巢集團執行副總裁、雀巢大中華大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澳洲資深注冊會計師 張西強

    《新理財》:您的學習和工作經歷對您成為一位優秀的領導者有哪些影響?

    張西強:我認為我的經歷與其他人并無不同,但是總結下來有三點比較重要。一是對于學習這件事,我一直堅持到了今天。中國市場的數字化發展得太快了,想做好市場并跟上時代的步伐就要不斷學習,我覺得我一直有這種“終身學習”(Lifetime Learning)的心態,也在實踐中不斷踐行著。二是要目標高遠、腳踏實地。從開始求學到后來工作的經歷中,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并擁有明確的目標。光空想肯定不行,還是要腳踏實地,認真做好每個崗位需要做的事情。三是保持對事物的好奇心。因為不了解所以要學習,要多問為什么,不要墨守成規。我一直保有這種好奇心,不滿足于現狀,總是想做得更好一些。如果別人評價我,可能會覺得我更實際、更落地、實操性更強一些,而不是只知道簡單地講一些時髦的詞匯。

    《新理財》:2023年甚至更遠的未來雀巢大中華大區的方向、規劃和目標是什么?

    張西強:我在不同場合都在講雀巢的方向和目標,因為我們有自己的信念、使命和愿景,我們希望成為一個公認的致力于NHW(Nutrition,Health&Wellness:營養、健康和幸福生活)的食品飲料公司,這是我們創立之初的理念,融入企業成長的每個階段。在這方面,雀巢大中華大區與雀巢集團定位保持高度一致,并制訂了中長期規劃,目前雀巢大中華大區的營收在500億元左右,我希望2030年前能夠實現營收千億元的目標。

    雀巢是一家商業向善的企業,希望能夠真正服務于消費者、有利于社會發展、有利于股東和合作伙伴,當然,也要有利于團隊和團隊中的每個個體,真正創造共享價值。在通往方向和規劃的路上,我制定了明確的目標,此前至2023年是“打基礎、瘦身健體”的階段;2024年至2026年“修煉內功、強身健體”;2027年至2030年實現“高速奔跑”。每年都有每年的任務,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想做的事情,但是總的方向、目標和愿景不會改變。

    《新理財》:雀巢在踐行社會公益事業方面作出了哪些努力?

    張西強:雀巢一直行走在公益的道路上,這在我們總公司的財報中也有很多體現。我們不希望我們所創造的共享價值、獲取的超額利潤不與他人分享,我們認為,只有企業的行為戰略和業務經營活動為所在社區和環境作出貢獻、創造價值時,才能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這也是雀巢存在150多年的原因之一,大家一起發展才會有雀巢的長期發展。

    2023年是雀巢進入中國的第36年。1987年,雀巢在哈爾濱雙城建廠,不斷擴大我們的社區和供應鏈建設,幫助人們提高生活水平。為貫徹雀巢“創造共享價值”的理念,1988年我們在云南發展咖啡農業,培訓當地咖農如何種植咖啡、提高種植產量、提升種植品質。30多年來,我們培育和幫助了近4萬名咖農,向他們提供田間管理和加工培訓,提高了他們的收入。歷經七代農業專家,其中有兩代還是父子關系,我們的故事里有真傳承。

    在奶業方面,雀巢于2014年在哈爾濱雙城投資建立了“雀巢奶牛養殖培訓中心”(Nestle Dairy Farming Institute,DFI),培養了近10萬名奶農,傳授養好牛、提升好產量、產高品質奶的方法,并教他們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養牛辦法。因為農牧業碳排放量很高,所以我們積極與同行交流,將雀巢在全球的經驗推廣給需要的合作伙伴。

    此外我們在新冠疫情期間持續捐款捐物,我們過去的3年累計捐款捐物價值達3億元。在環境保護方面,我們積極倡導并參與很多凈碳排放、綠色環保、減排減速等活動。我們在可持續發展方面不只投入了時間、精力和資金,同時也圓滿完成了總公司和集團公司交代的任務,尤其在節能減排、綠色供應鏈以及可持續采購等方面的工作,甚至做到了雀巢集團的標兵之一。

    《新理財》:像您剛才說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等議題逐漸融入眾多企業的發展實踐中,雀巢在這些方面作出了怎樣的成績?

    張西強:毫無疑問,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以及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是當今社會的共同話題,我相信所有人都認可這個觀點,這件事不是靠一個國家、一個公司就能做的,而是所有人攜起手才能完成。

    作為快消品“領頭羊”企業,雀巢作出了堅定承諾,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以2018年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為基準,我們預計在2025年減少25%碳排放量,在2030年減少50%,在2050年之前實現凈零排放。在100%到0的過程中,我們制定了詳細的碳排放路線圖,并就實際情況不斷調整方案,達成每年詳細 KPI(關鍵績效指標)。

    我們十分注重中國作為雀巢全球第二大市場的地位,積極實現可持續發展承諾,加速品牌可持續發展歷程,推動與相關利益方的合作。在雀巢的20多家工廠里,我們逐步實施節能減排、節水環保等項目,無論是溫室氣體排放,還是每噸單產能耗、水耗都在持續降低。在綠色物流方面,雀巢通過優化行車線路、減少空載率、調整運輸方式、工廠直供、大量使用新能源車等方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和資源的消耗。在產品方面,我們研發了很多植物基食品,這些食品與動物基相比,碳排放量更低。

    為了品牌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希望與消費者一道共建我們的綠色品牌,例如減少原生塑料的使用,目前國內使用原生塑料更便宜,回收再利用反而更貴,因為價值鏈、物流鏈更長,導致產品成品增加。所以我們積極與消費者溝通,希望消費者接受這個理念。雀巢的所有工作場所都避免使用一次性的塑料制品,并著重使用可循環、可降解的材料。另外,我們也積極與消費者一起通過撿拾垃圾、凈碳活動、凈化活動等公益行為,為環保做力所能及的事。

    此外,雀巢與阿里巴巴等24家企業共同發起“減碳友好行動”活動,并發布《減碳友好行動指南》,覆蓋“低碳商品”“低碳物流”“低碳營銷”三大場景。同時雀巢將旗下部分產品進入阿里巴巴的“88碳賬戶”,如果消費者購買此類產品,會增加其碳賬戶積分,表示消費者是“減碳友好行動”的支持者。

    今年,雀巢與先正達集團(中國)在山東桓臺打造再生農業(RegenerativeAgriculture)示范基地,推動農業產品溫室氣體減排。同年,我們與拜耳作物科學(中國)在進博會上簽署了水稻再生農業項目的合作協議,期待實踐“從農場到餐桌”全產業鏈減碳的農業可持續發展之道,為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深入發展綠色農業和實現“碳中和”目標共同作出貢獻。

    《新理財》:雀巢是如何注重年輕人才培養的,您認為什么樣的人才是雀巢認可的?

    張西強:雀巢之所以存在這么久,離不開不斷的積累、傳承和延續。雖然我在內部一直講“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因為雀巢不是家族企業,而是公眾公司,但是雀巢的確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也為人才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平臺和機會。

    雀巢在人才培養方面有一套成熟的體系,年輕人是重中之重。我對人才挑選制定了非常清晰的目標,我希望雀巢的人才,一是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作為商業向善的企業,雀巢要做正確的事,因此雀巢員工的商業價值觀要正確。二是要有良好的學習力,每個人才都不可能將所有事做完美,因此在不同崗位歷練時,無論時間長短,都要保持良好的學習力,努力做到優秀。三是要有企圖心,愿意把事情完成得更好,愿意付出更多,愿意取得更大的成績。四是要有堅韌性,每個人都會經歷起伏,要學會管理好自身情緒,并保有清晰認知,要足夠堅韌。

    結合這四點要求,搭配雀巢的導師制度、專家團培養制度、系統化的培訓制度等,以輔導作為賦能手段,促進人才快速成長。當前,我們越來越認可年輕人在團隊中發揮的作用,很多業務的一把手以及重要崗位的負責人都非常年輕,有的是“80后”,甚至是“85后”。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打造持續循環的人才培養機制,企業才會越走越遠。

    《新理財》:面對數字化轉型的大趨勢,雀巢在業務、銷售和企業管理等方面做了哪些努力?面對消費者呈多元化、細分化方向發展,雀巢大中華區將如何布局?

    張西強:數字化是市面上非常流行的話題,每個企業都在這方面努力,雀巢也不例外。消費品的誕生最終還是要圍繞消費者的需求滿足,因此我們打造了消費者數字化平臺(Customer Data Platform,CDP)。為了更了解消費者的喜好,我們圍繞消費者做消費者洞察(Consumer Insight),只有從產品端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后,才能針對他們的喜好來做數字化轉型,因為我們不是靠“軟件”發展,而是靠“硬件”—產品。有了產品之后才能做推廣營銷,了解消費者喜歡的內容,我們根據這些喜好做精準投放,使消費者建立興致。無論是傳統分銷,還是數字化分銷,甚至是數字電商平臺、社區團購等項目我們都要持續跟進,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消費者在結構的最中間,我們要了解消費者、發展新產品,并與其溝通,通過營銷和渠道等方式使產品信息觸達消費者,并在整體過程中不斷迭代、改進、學習,這是我們在數字化方面的整體思路。

    我認為,現在的營銷與傳統營銷在其他方面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最大的區別是工具。過去我們經常通過代理商幫我們做消費者分組,而現在,我們具備自行分組的能力,速度更快并且獲取的數據量更大。數字化對我來說意味著效率更高、更及時,也更準確,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還是得圍繞消費者的需求來。這是我對數字化以及消費者多元化布局的一些思考,我覺得我們現在只是在前行的路上開了個頭,后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理財》:隨著“科技與狠活”等流行語的傳播,背后體現的是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和憂慮,雀巢是如何消除公眾的顧慮,保持品牌高質量發展的?

    張西強:“科技與狠活”雖然聽起來是一個負面詞語,但是背后反映了消費者對食品,尤其是包裝食品材料不透明的擔憂。我們一直在做的就是解決消費者的顧慮,使其了解產品的真正原材料,也就是所謂的“清潔標簽”(Clean Label),我們把所有的原料、配方都寫在標簽上,清清楚楚列示出來,讓消費者知道他的選擇是什么,這是對消費者負責。

    “科技與狠活”的流行和傳播在我看來不是什么壞事,反而是好事。雀巢一直明確透明標簽,確保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質量在雀巢的發展歷程中一直處于日常工作的核心位置。我一直都在說,質量是企業之本,是企業生命力的源泉。企業失去質量就如同無本之木,肯定不會存活很久,也沒有信用可言。為了確保質量,雀巢對每個生產工藝的細節充分研究,伴隨大量檢驗、檢疫工作,確保產品處于最高生產標準和最高生產質量。

    舉個例子,雀巢的每批產品都會進行安全分析和檢測,除此之外,我們對環境檢測也同樣特別重視,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能讓消費者的擔憂得到解決,讓他們不會覺得我們有什么“科技與狠活”,或者有他們所不知道的東西。“科技與狠活”對我來說不是一個虛詞,是消費者真正想了解的內容。作為生產企業,我們應該讓消費者吃得明白、吃得放心。

    來源: 《新理財》(公司理財)雜志2023年8月刊

    聲明:“新理財”微信公號所刊載文章、圖片等,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若因客觀原因存在使用不當的情況,敬請與我們聯系及時依法刪除或修改處理。

    推薦內容

    人妻少妇精品久久久久久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三区麻豆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卞|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不卡在线 |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成人精品| 精品丰满人妻无套内射|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99|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直播| 99精品视频观看| 99热这里只/这里有精品|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国产精品成人A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SM| 久久精品视频大全| 久久96国产精品| 99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婷婷|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思思|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亚洲精品第五页中文字幕| 精品一区高潮喷吹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影院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 99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