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下結論,不太有實質性看點,更多是對現有市場一些小問題的縫縫補補,短期偏空,但北研君認為這個只是北交所眾多改革的其中一小步,不必過度解讀為利好或者利空。
6月2日晚間,北交所頒布了《北京證券交易所 全國股轉公司提升服務能力綜合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四方面工作措施。并且針對市場主體訴求,北交所、全國股轉公司制定了優化市場服務的相關舉措,首批共18條,后續將根據市場反饋和建議不斷完善服務舉措。
那么,這18條中,有哪些值得重點看的呢?哪些可以代表未來改革方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第六條 優化發行承銷全流程服務,推動私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以“銀團模式”參與新股戰略配售。
猜測:新股戰略配售方式將改進,機構投資者將發揮更加充分的引導定價作用。原先的北交所發行大部分采用定價制度,市場化程度不充分。
第七條 優化新股發行上市流程,縮短申購時長,降低投資者申購成本。
猜測:目前北交所實行現金打新,資金凍結時間3-5天不等,時常跨周末,資金使用效率低,投資者怨聲載道,以后這個情況將大大改善,點贊!
第八條 建設上市公司“互動通”服務平臺,搭建投資者與上市公司的溝通橋梁。
猜測:北交所一直沒有自己的“E互動平臺”,投資人與上市公司互動效率低、渠道少,這個問題也馬上解決啦!
第十條 制定實施投資者“減負”方案,進一步降低投資者參與成本。
猜測:北交所今年降過一次費用,但明顯還是高于滬深交易所,這次繼續下降,希望一次性降到位。
第十一條 豐富投資者北交所投資信息供給,協調主要信息商及信息披露媒體網站等開設北交所研報專欄,推出私募基金發行信息推送服務。
猜測:北交所企業的研報覆蓋率的確……不過,說實話,有了好企業,研報自然就來了。不過北交所領導能看到這個,也點個贊!
總結下:
較大利好:1、降費;2、改進新股打新資金鎖定期;
利好:1、戰略配售定價模式迎來“銀團”時代;
一般利好:1、北交所互動E即將推出;2、北交所研報覆蓋等更加全面。
最后期待,降門檻、轉板等重磅政策擇機頒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