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季節性因素和信貸靠前發力等因素綜合影響,4月金融數據總體偏弱,但市場對此已有預期。
人民銀行5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人民幣貸款增加7188億元,同比多增649億元;4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80.85萬億元,同比增長12.4%;4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22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729億元。受各方關注的是,前3個月“狂飆”的存款數據止住了增長勢頭——4月人民幣存款減少4609億元,同比多減5524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2萬億元。
【資料圖】
分析人士表示,歷年4月均為信貸投放“小月”,而且前3個月信貸的連續超預期表現也透支了后續信貸投放的潛力,4月后信貸供給的邊際意愿有所回落。居民存款減少也屬于季節性特征,但今年下滑幅度明顯高于去年。
三方面因素影響4月新增信貸
分析4月新增信貸數據偏弱的原因,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主要受三方面因素驅動:首先是季節因素,4月信貸、社融數據往往會出現明顯的季節性回落;其次是居民樓市銷售偏弱,4月居民中長期貸款減少1156億元,同比少增;最后是銀行調整信貸投放節奏,今年政策靠前發力,4月銀行對信貸投放節奏進行了一定調整。
4月人民幣存款減少4609億元,同比多減5524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1.2萬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1408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5028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2912億元。
周茂華表示,4月居民新增短期貸款同比多增,住戶存款同比少增,意味著居民減少儲蓄、增加消費貸款,反映居民消費信心和需求在較去年4月份有了明顯改善。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沒有減弱
數據顯示,4月企業債券凈融資2843億元,同比少809億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一方面,經過一季度信貸稀釋后,企業發債意愿不強;另一方面,償還規模較高會拉低凈融資,在地方融資平臺積極化解債務背景下,部分城投債開啟提前償還。
數據顯示,4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80.85萬億元,同比增長12.4%,增速比上月末低0.3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高1.9個百分點。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從貨幣供應看,4月末M2同比增長12.4%,增速雖然比上月末低0.3個百分點,但仍然比去年同期高1.9個百分點。這表明穩健的貨幣政策仍然較為有力,市場流動性比較充裕,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沒有減弱。
貨幣政策不會出現“急轉彎”
周茂華表示,結合4月金融數據、通脹數據和制造業PMI數據來看,目前國內消費和內需偏弱仍是主要矛盾,經濟處于修復性恢復階段。未來宏觀政策有望延續偏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組合,并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促進經濟穩步恢復的同時推動高質量發展。
他預計,下半年貨幣政策不會出現“急轉彎”,將延續穩健的貨幣政策基調,在保持信貸總量適度增長、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情況下,更加側重于結構性工具,突出支持重點。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表預計,后續社融增速可能小幅回落。未來一段時間的貨幣政策將以結構性政策工具為主,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穩健的貨幣政策將精準有力,與加力提效的積極的財政政策相配合,形成擴大需求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