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之星5月12日訊,巨能股份今日登陸北交所。資料顯示,巨能股份發行價為5.5元/股,此前IPO打新結果顯示,公司本輪IPO打新凍資369.33億元,獲配比例為0.29%。
在戰略配售環節,巨能股份引入開源證券、深圳天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南京盛泉恒元投資有限公司等5家戰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犀牛之星APP顯示,巨能股份是一家以機器人及相關智能技術為核心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公司專注于智能制造領域關鍵技術的研發與創新,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以各類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自動化輔助單元和智能工廠管理軟件為核心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目前,公司產品已經廣泛應用于汽車零部件、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軍工、軌道交通、電梯及其他通用機械等裝備制造領域。
目前,公司產品以智能裝備自動化生產線為主,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自動化生產線。
從銷量來看,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已經向市場上的用戶成功交付了1500多條自動化生產線(不包括航空航天領域的自動化生產線),服務客戶如漢德車橋、比亞迪、東風本田、海天精工、中原內配、天潤曲軸、雄邦壓鑄等行業中的優質企業。
另外,憑借著較強的技術實力、優質的產品質量以及高效及時的主動服務,公司在智能工廠制造領域擁有較高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目前,公司已經和陜西漢德車橋、陜西法士特集團、比亞迪(002594.SZ)、東風本田、廣汽、一汽、廣東鴻圖(002101.SZ)、文燦股份(603348.SH)、隆基機械(002363.SZ)、精鍛科技 (300258.SZ)、科華控股(603161.SH)、天潤工業(002283.SZ)、威孚高科(000581.SZ)、湘電股份(600416.SH)等多家行業標桿企業和上市公司達成合作關系。
從全球來看,德國庫卡(KUKA)、瑞士ABB集團、日本發那科(FANUC)、日本安川電機等廠商把持了全球的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的高端產品。和國際同行相比,國內廠商市場份額較低,行業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大多數智能制造裝備企業起步較晚,規模相對較小,同時缺乏相關技術儲備和項目經驗。
目前,公司同行業可比公司包括先惠技術、瑞松科技、信邦智能等知名企業。
同行業上市公司對比示意圖
綜合來看,巨能股份的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與市場上同類型產品來看具有一定優勢,同時受益于近年來我國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等高端裝備增長影響,新能源汽車、機器人自動化生產線業務將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主要增長。
從估值來看,可比上市公司市值均值30.11億元,去掉市盈率負值,市盈率TTM均值為28.41倍。本次巨能股份發行價為5.5元/股,當前總股本為5347萬股,預計發行股數不超過2000萬股(未考慮超額配售選擇權),對應發行后TTM市盈率為11.8X。發行估值明顯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
公司IPO募投方面,本次公司擬募資2.11億元,資金將用于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生產基地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據統計,本募投項目投產后,公司達產期年均新增產能對應收入金額為3億元,可實現年均凈利潤3376.19萬元。
公司IPO募投項目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