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鈴福特生產的福特領界新車準備出口海外市場
(相關資料圖)
博世中國在2023上海車展展示的智能電動汽車相關新產品
特斯拉德國柏林工廠正在生產搭載比亞迪電池的Model Y
蓬勃成長的中國汽車產業,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巨頭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從市場到生產再到研發,全產業鏈“在中國”已成為多家外資車企的戰略。據統計,5月以來,大眾、寶馬、博世、福特、特斯拉等國際巨頭紛紛牽手產業鏈上的中國合作伙伴,從整車到核心零部件,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度。
業內專家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外資巨頭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加強與中國企業的合作,緣于他們對于中國汽車市場和中國企業自主研發技術進步的信心。
多家外資車企落實“在中國”戰略
“大眾正在擴大軟件領域的合作關系,并與中國本土企業進行合作。”在日前的股東大會上,大眾汽車集團CEO奧博穆特別就中國新興業務展開介紹。
根據大眾統計的數據,大眾汽車集團4月全球汽車交付72萬輛新車,同比增長39%,這主要受到在中國市場銷量同比大漲79%的提振。今年4月,中國市場就為大眾集團貢獻了36%的銷量。
為了更好地打動中國消費者,大眾汽車集團旗下新的軟件公司CARIAD此前提出“在中國研發,為中國創新;在中國研發,為世界創新”的口號。
作為“在中國”戰略的落實,CARIAD日前宣布,將與中國上市公司中科創達建立全新合作伙伴關系。雙方將專注于智能互聯和信息娛樂系統領域的軟件產品及解決方案的研發與測試,提供操作系統、人機交互界面、座艙和云端等軟件開發服務。在此次合作框架下,雙方將在中國建立一家合資公司,CARIAD與中科創達將分別持股49%和51%。此外,大眾此前還投入24 億歐元與中國公司地平線成立合資企業,持有60%的股份,將開發集成多功能/多域的SoC、自動駕駛芯片和智能座艙硬件等。
寶馬集團在5月18日迎來了在華合資公司華晨寶馬成立20周年,寶馬集團多位高管從德國飛赴沈陽參加慶典,再次重申“寶馬家在中國”的發展戰略。
作為“家在中國”的落實,在關鍵的動力電池領域,寶馬集團宣布與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公司簽訂超過百億歐元的動力電池需求合同。另外,全面動工的沈陽寶馬第六代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100億元,規劃面積是現有動力電池生產面積的5倍,將新增約2000個工作崗位。
“在中國市場,我希望博世的市場份額的增長快于盈利的增長,因為競爭很激烈,沒有一定積累,很難長久盈利。我希望我們的業務可以拿到更多的市場份額,服務更多的客戶?!睂τ谑袌龇蓊~和企業盈利的辯證關系,博世中國總裁陳玉東對記者說,目前來看,中國市場份額遠比盈利更重要,對于博世而言,不能因為追求盈利而丟失市場份額,一定要平衡兩者關系。
財報顯示,博世中國2022年的研發投入為100億元。過去10年,博世一共在中國投資500億元。為了能夠更加快速靈活地響應中國客戶,博世近期宣布將在蘇州建立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及自動駕駛研發制造基地,未來將累計投資約70億元(約9.5億歐元)。另外,博世還將于2023年在廣州、武漢、無錫等地新建和擴建研發中心。
國際車企攜手中國伙伴“同船出海”
5月23日,特斯拉德國柏林工廠,搭載比亞迪磷酸鐵鋰刀片電池的特斯拉Model Y后驅版已正式下線,這是特斯拉德國柏林工廠首次使用中國品牌的電池。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從中國上海工廠出口到歐洲的Model Y基礎版采用的是來自中國公司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
比亞迪刀片電池版本的特斯拉Model Y采用了前后車身一體化壓鑄技術,經過海外用戶的實測顯示,刀片電池版本Model Y 在15分鐘內就能將電量從11%充至71%,不僅充電功率高,還可以在高功率下維持較長時間。
“讓一家車企采用另一家車企旗下的電池并不容易?!眾W緯咨詢董事合伙人張君毅指出,作為新能源國際車企代表的特斯拉選擇采用比亞迪電池,體現了其對中國公司核心零部件產品的認可。
特斯拉攜手比亞迪“出?!辈⒎莻€案。另一家美國汽車巨頭福特汽車5月11日與江鈴汽車簽署框架協議,在現有合作基礎上,進一步擴大江鈴汽車的產品出口業務。該項合作框架協議旨在充分利用江鈴強大的工程、制造能力和成本優勢,結合福特遍布全球的銷售網絡,助力包括經濟型電動車和燃油商用車在內的更多產品走向世界。這意味著福特汽車在中國越來越倚重合作伙伴江鈴汽車。
“中國市場對福特來說有著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备L刂袊偛脜莿俨ū硎荆挥谐浞职l揮福特和中國合作伙伴的優勢,強強聯合,才能為客戶和股東創造更大價值。江鈴汽車有著強大的工業化能力,福特相信它能成為公司在中國重要的工程和制造中心之一,通過出口具備國際水準的產品,助力福特全球業務的戰略增長。
寶馬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如今在全球銷售的每3輛寶馬品牌汽車中,就有一輛產自中國。中國不僅是寶馬全球最大單一市場,華晨和寶馬的合資車企工廠也成為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和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中心之一。2023年,華晨寶馬的產量有望突破500萬輛,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將銷往全球各地。
與此同時,寶馬集團還將攜手中國動力電池產業鏈合作伙伴一起“出海”,寧德時代等公司計劃將在歐洲、北美和中國總共建設5座工廠,和寶馬一起在國際大舞臺上進一步拓展業務。
市場規模和技術領先形成吸引力
“中國市場如此之大,恐怕沒有哪家全球主流車企或供應商會選擇退出這個市場?!辟Y深汽車行業分析師梅松林表示,對于汽車產業的國際巨頭來說,中國汽車相關市場不僅巨大,并且仍然擁有強勁的增長潛力,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
據中汽協統計,2023年1至4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售累計完成222.2萬輛,同比增長42.8%,市場占有率達到27%。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082萬輛,而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688.7萬輛,中國已經8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一。中汽協預測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900萬輛,同比增長35%。
中國不僅具有市場規模優勢,也在汽車多個領域形成了全球領先的技術優勢。其中,中國主流純電動乘用車電耗水平由2016年的15.7千瓦時/百公里降低至12.5千瓦時/百公里,能效水平顯著提升;續駛里程也由2016年的253公里提升至400公里以上,有效緩解了新能源車消費者的里程焦慮。
同時,在汽車尤其是新能源車產業鏈方面,中國已建立起一套涵蓋關鍵材料、動力電池、電機電控、整車及充電設施、制造裝備、回收利用等結構較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動力電池領域表現尤其突出。國際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的數據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電動汽車電池裝車量前三名依次為:寧德時代、比亞迪、LG新能源。其中,寧德時代市占率為35%,比亞迪市占率為16.2%。
“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已經表現出堅韌的生命力和旺盛的需求?!敝衅麉f常務副秘書長付炳鋒說,中國汽車行業和企業目前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企業合作,引領汽車業的全球化發展。站在新的起點,信心與挑戰并存,行業參與者還需要在核心技術創新、產業鏈安全維護等方面不斷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