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樓上不是胡扯么,衣阿華就一爛船而已,老美又想速度快,又想過兩大運河,還想防護高,還想攻擊強的扭曲狂想產物,航速奇葩的高,33節,比胡德還快,結果呢?南達科他27節,北卡羅來納28節,科羅拉多21節?所謂戰列艦,排成戰列艦隊才有威力,一個戰列艦隊能否發揮實力,在于編隊最慢戰艦的航速,不在于個別的快速,跑那么快做什么?丟下大部隊學日德蘭的一群傻×英國戰巡找死么。
2、衣阿華區區307的主裝甲帶,別說長門大和,就算是是14英寸炮兩萬米擊穿都是妥妥的,307毫米什么概念?比1918年的胡德號厚了2毫米。
3、比老式的科羅拉多級、納爾遜級薄了幾十毫米,基本就是一個水平裝甲較為厚重的戰巡而已,至于樓上吹噓的裝甲質量,別逗了,二戰公認最好的鋼材是英國巡洋艦的一款鋼材,戰列艦中用的最好的是德國鋼材和英王喬治V的鋼材,日本VH鋼材和美國在一個級別而已,160毫米抵不上美國100毫米這種低端地攤謊言居然還在流傳,笑死人不償命啊,拿著粗制濫造的3號艦鋼材說事?大和、武藏兩艦鋼材和美國式一個級別的,是德國進口爐燒的,美國人是做過實驗的。
4、為了提高航速和穿行巴拿馬運河,采用了奇葩的長寬比,7.96比1,5萬噸級區區33米寬度,注定了巨悲劇的射擊穩定性,對比大和級6.76:1寬38.9米,蘇聯級6.66:1寬38.9,簡直就是蛋碎了一地,搖擺周期短,注定射擊精度暴弱,胡德長寬比已經是蛋疼的7.79:1,IOW居然是7.94:1(水線),就是一棍子,比伯克驅逐艦還大,航速雖快,但機動性差,穩定性差,其惡果就是:大和35~36千米遠近彈著散布僅僅300米,衣阿華32千米遠近散布高達800米,衣阿華射擊精度僅僅只有大和的3分之1 。
5、爆糟糕的船型,造就了再怎么吹噓先進也無法彌補的精度問題 這個是天生缺陷,任何所謂火控都補不回來。
6、在一群平均航速不到26節的戰列艦編隊中,跑33節完全沒有啥意義,這就是經常有人調侃:“衣阿華級戰列巡洋艦”的原因。
7、的老美自己心頭透亮,后續艦“蒙大拿”完全摒棄了這種思想。
8、“蒙大拿”型寬提高到37米,放棄通行兩大運河目標,航速降低到27~28節,“蒙大拿”的出現,可以說基本就是對IOW的徹底否定,樓上吹啥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后一艘設計制造 并且由美國制造的戰艦 你相不相信它會比多年前日本人的造物差? 歷史證明美國人并不是蠢貨 他們不會放著自己相對于對手巨大的技術和工業實力優勢來砸自己的門面】簡直笑死人,大蘇維埃、蒙大拿,大和那個不比那個強?。
相信通過衣阿華級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
本文由用戶上傳,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