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ccosy"></dfn>
  • <ul id="ccosy"></ul>
  • 動力電池近期被推至風口浪尖。“大摩”剛以動力電池過剩為邏輯“唱空”寧德時代(300750),千億車企大佬隨即又大喊“嚴重過剩”。

    6月8日,在國內某車企論壇上,長安汽車(000625)董事長、黨委書記朱華榮發表演講稱,到2025年,中國需要的動力電池產能為1000-1200GWh,目前行業產能規劃已經達到4800GWh。朱華榮直指“當前動力電池產能嚴重過剩”。


    (相關資料圖)

    有意思的是,長安汽車在今年年初還計劃與寧德時代聯手合資電芯產能,此次后腳便大聲疾呼“產能過剩”。

    自今年以來,包括寧德時代在內的多家頭部電池廠商均經歷了去庫存階段,市場普遍擔憂,動力電池將供大于求。不過,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看來,動力電池市場供需是動態變化。隨著行業發展,電池產能、產線也將進行升級迭代,低端產能淘汰是必然現象,需求將會持續向高端產能聚集。

    前腳合資造電池 后腳喊“過剩”

    朱華榮在一車企論壇上公開表示,到2030年新能源的滲透率達到70%甚至80%,其中包括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式混合動力。

    他也談及新能源汽車行業目前現狀,他表示,目前整車、零部件分工處于分穩狀態,業界的邊際也在重構中,有相互滲透的趨勢。

    對于動力電池,朱華榮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直言,新能源方面從過去少電、缺電、貴電今年迅速轉換為產能過剩。“預計到2025年中國需求的動力電池產能1000GWH,目前行業的產能已經達到4800GWH,產能出現嚴重的過剩。”他認為,當前產能嚴重過剩,產業必將回歸到理性狀態。

    實際上,朱華榮多次語出驚人,業績說明會上直言“未來兩三年,近70%汽車品牌將面臨關停運轉!”

    有意思的是,就在朱華榮大聲疾呼動力電池“嚴重過剩”之前,長安汽車在5月中旬還曾在投資者平臺上透露,與寧德時代成立了電芯合資公司,從事動力電芯生產制造,年產能將達到25GWh。預計上半年公司注冊落地,年內將會投產。

    而在今年2月,長安汽車曾公告披露,根據業務需要,公司擬與其子公司長安新能源、寧德時代共同出資設立電池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5億元,其中長安汽車出資2.85億元,持股比例為19%;長安新能源出資4.5億元,持股比例為30%;而寧德時代出資7.65億元,持股比例為51%。

    而在去年9月,長安汽車還申請注冊多項“薔薇”電池相關商。一時間,業內紛紛猜測,長安汽車將自造電池。

    動力電池紙面數據“過剩”

    實際上,動力電池是否過剩,最近一直是市場激辯的話題。

    從紙面數據上看,動力電池的確存在過剩的預期。據高工鋰電預計,2025年全球動力、儲能等場景合計將產生1800GWh電池需求。而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動力電池產量滿足度為97%,預測2023年-2025年動力電池產量滿足度分別為114%、119%、123%。

    而且,今年以來,動力電池行業內卷明顯加劇,各大廠商爭搶市場“爭破頭皮”。

    寧德時代此前率先推出“鋰礦返利”計劃,在業內看來,是以鋰礦返利的方式捆綁住主機廠,也意味著變相地開啟了價格戰。有業內人士直言,以寧德時代在行業內的體量和規模,其上述計劃若推行,將極大壓縮二三線電池企業的生存空間。

    除此之外,還有部分電池企業悄然跟進。蜂巢能源隨后也被曝推出了“降價10%”的計劃,部分供應商已收到蜂巢能源要求配合降價的郵件。不過,蜂巢能源方面表示,暫時沒有進一步的信息對外提供。

    而億緯鋰能(300014)也在機構交流中直接透露,公司會將三種定價模式(價格聯動模式、定價返利模式、全年鎖價模式)提供給客戶,看客戶需求來決定。

    近日,摩根士丹利發布長達50頁的“看空”研報,下調寧德時代目標價至180元,主要觀點便是電池產能過剩、電池廠有價格戰的風險。

    對于規劃產能偏高,記者采訪的一位新能源車企人士總結主要有四方面原因。首先是去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快速增長引發動力電池需求快速放量,在車企新能源產品營銷目標大幅提高背景下,倒逼電池廠商加速產能擴張計劃以滿足下游客戶需求。

    其次,他認為,為搶占更多客戶資源的戰略布局下,電池廠商需要提前儲備產能。第三是,不少地方不斷加大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招商力度,促使廠商有動力加快提升投資規模以爭取更多支持。第四是,從電池廠商自身來看,其通過擴大產能規模降低制造成本,提升自身競爭力。

    高端產能不足 低端會淘汰

    不過,機構對此則有不同看法。“在行業發展早期就定論行業產能過剩為之過早,”中信建投(601066)分析認為。

    該機構認為,電池產品并不是標準品邏輯,并非有產能就會價格戰,電池是定制化產品,需要結合下游需求進行開發和產線布局,行業龍頭公司擴產并非盲目,都基于定點項目進行。“寧德時代在中高端車型供貨比例極高,在非比亞迪(002594)份額穩定在65%-70%,并非二線企業想打價格戰就能撼動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天風證券(601162)在寧德時代遭大摩“唱空”后的一份研報中表示,電池的本質是物理性能和電化學體系的結合,所以是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行業壁壘不容忽視。該機構認為,一線電池廠商與中小電池廠商的二輪差距擴張已經到來。

    這一觀點也得到國內某TOP5電池廠商人士認同。他對記者表示,產能的變化是動態和結構性,從產能角度來看,目前貌似已經出現過剩,但站在一部分需求來看,又是不夠的。在他看來,高端的產能永遠不夠,低端產能會不斷被淘汰,所以動力電池市場的供需是動態變化。

    他以特斯拉當下趨之若鶩的4680大圓柱電池為例。4680大圓柱電池被特斯拉視為“降本殺器”,但作為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松下近期表示,為引入能進一步提高競爭力的性能改進措施,大規模生產計劃在2025財年上半年開始。而松下所說的2025財年是指從2024年4月到2025年3月的時間段。這也意味著,松下4680大圓柱電池量產將會推遲一年。

    而在國內,包括億緯鋰能、寧德時代、比克電池、國軒高科(002074)等電池廠商都在積極跟進包括4680在內的46系列大圓柱電池,且部分廠商宣布將在2023年實現量產。上述人士看來,技術將推進動力電池市場分化,市場對于高端電池的追逐并不會改變。

    “有效的、優質的產能永遠是不夠的,當下市場技術迭代不斷加速,電池廠商產能規劃應該與市場動態所匹配,”該人士認為。

    據韓國市場調研機構SNEResearch近日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全球新登記電動汽車的電池裝車總量為182.5GWh,同比增加49%。

    其中,寧德時代以35.9%的市占率排名第一,電池裝車量從42.1 GWh增至65.6 GWh;比亞迪以16.1%名列第二,裝車量從14.1 GWh增至29.4 GWh。兩家中國公司市占率合計52%。同時,韓國三家電池廠商LG新能源、SKon和三星SDI的裝車量也呈增勢,但合計市占率從去年的26.3%下滑2.9個百分點,至23.4%。

    推薦內容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网站| 在线精品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国产精品公开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精华液| 91在线老王精品免费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观看| 中美日韩在线网免费毛片视频|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秒播 | 一本一道久久精品综合|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2|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九九免费精品视频在这里| 中文字幕美日韩在线高清| www.日韩av.com| 久久久久国产日韩精品网站| 日韩精品免费电影| 日本久久中文字幕精品| 色欲AV永久无码精品无码| 九九99久久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成熟老妇女| 国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 精品一区二区ww|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大牛影视|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 人妻少妇精品视中文字幕国语|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久久人妻|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 国产精品哟女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国产精品四凭|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观| 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