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長春市生態環境局二道區分局辦公室主任單延茂(副題)
吉林日報記者 劉姍姍
(相關資料圖)
在長春市生態環境局二道區分局,提起“拼命三郎”沒人不認識。
他是扎實整改的“戰斗員”,經他處理的案件從不“爛尾”;他是敢為人先的“示范員”,面對疫情來襲,他沖在一線暴瘦20斤;他是勤于學習的“領學員”,面對專業性強的環保工作,他不斷挑戰新的領域……他就是被評為首屆“吉林好人·最美基層環保人”的一線環保工作者單延茂。
初見單延茂,坐在辦公桌前的他,被文件包圍在角落里,帶著黑邊眼鏡,斯斯文文,身后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地寫著工作安排。
“這兩天六五環境日,又是一年一度最忙的時候。”看到記者對白板上的工作日程感興趣,單延茂解釋道。
進入環保系統工作12年,單延茂不僅是同事們眼中的“拼命三郎”,更是“領頭羊”。他多次被長春市政府評為優秀機關干部,6次獲得長春市政府嘉獎,并被列入我省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典型人才庫。
2021年,單延茂牽頭負責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迎檢工作,他把做好生態環保督察信訪案件辦理作為踐行環保為民服務的最好平臺,每天受理群眾信訪案件,深入案件現場,調查了解情況,與群眾互動交流,努力為群眾排憂解難。提起當時連續作戰120多天,吃住都在崗位上,單延茂說,“群眾滿意就是檢驗我們工作最好的標準,群眾高興就是我們最大的快樂。”
督察過程中,他在區領導的帶領下,組織全區開展百姓身邊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集中整治攻堅,有效為群眾解決生活垃圾堆積、汽車揚塵污染、餐飲油煙排放、廣場噪聲擾民等各類生態環保問題391件。督察結束后,他繼續梳理那些“未辦結”需長期整改的信訪案件。“這些案件都是群眾的‘心中之患’,群眾所托無小事。”
案件“心中明”,數據“一口清”,工作“零差錯”……自環保督察工作開展以來,單延茂有效整改問題80項,累計推動704件信訪案件高效辦理,辦結率100%。
“辦公樓里的最后一盞燈多數都是他辦公室的。”門衛值班人員提起單延茂評價說,“晚上我們經常到他辦公室‘打卡式問候’。”
“干一行愛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在單延茂的心中,環保工作是他終身為之奮斗的事業。
當《新環保法》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進入實施階段的時候,單延茂主動進行業務學習,為之后新階段開展環保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在被單位選派到市級監測站進行業務學習和實踐鍛煉期間,單延茂虛心向老同志請教,查閱大量相關資料,把自己關在實驗室里學習各項水質監測技術。
“有一次,為了確定水質氨氮數據的準確性,我反復進行比對,后來周圍同志都已下班,天黑了自己被鎖在實驗室內都不知道,晚上肚子餓了才知道就剩我自己了,打電話求助才把我‘放’了出去。”談到業務學習和實踐鍛煉期間的趣事,單延茂笑了起來。
“他接受任務不講條件,執行任務不講困難,對待任何工作都能使出‘渾身解數’,發揮‘洪荒之力’,把責任扛起來。”提起單延茂,單位的領導和同事交口稱贊。
勇于擔當、甘于吃苦、積極作為,單延茂先后經過辦公室、黨務、宣傳、環境監測、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等多個崗位歷練,他以鐵一般的責任擔當、鐵一般的過硬本領,成長為擁有鐵一般紀律作風的優秀干部。現在,單延茂又開始學習心理咨詢知識。他說,一線環保工作者要面對各種困難和挑戰,自己打算用學到的心理學知識為群眾答疑解惑、為同志減壓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