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加工有著高效率、高精度、低能耗、材料變形小、易控制等優點,更加順應智能制造、精密制造的大潮流,快速滲透至傳統制造業,大幅提升了傳統工業的生產效率。
從具體加工應用領域來看,激光加工應用可細分為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打標、激光雕刻、激光打孔、激光表面處理等,激光加工技術在不同領域的技術原理及特點較為突出,優勢明顯。
【資料圖】
憑借這些優勢,激光加工技術在各細分領域正逐步替代傳統的噴碼印刷、金屬模具鋼蝕刻、機械切割工藝等技術,廣泛應用于材料加工與光刻、通信與光存儲、科研與軍事、儀器與傳感器、醫療與美容、娛樂、顯示與打印領域。未來隨著激光加工設備成本的進一步降低,激光加工對傳統加工替代趨勢將更加明顯。
我國激光切割設備銷量?2023激光加工設備產業市場占比
我國激光切割設備滲透率較低,歐美發達國家已經步入“光加工”時代,我國激光加工設備應用滲透率相對國際水平較低,我國激光切割設備銷量僅為金屬削機床銷量的9.7%,不到10%,占比較低。
工業是中國激光下游應用占比最高的領域,2021年達到了 62%,激光加工設備產業是激光技術發展中受益最大的領域。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激光加工設備市場,根據 Optech Consulting 統計,2021年中國激光加工設備市場占全球之比達到35%,遠超美國和歐洲。
但同時,我國激光加工設備所需的激光芯片、特種光纖、激光頭、運控系統等核心零部件依然部分依賴進口。
國內整體工業體系發展的基礎薄弱導致國產產品在耐用性、性能穩定性以及大規模工業生產水平上與國際發達國家還有差距。
核心競爭力缺乏也使得產品同質化嚴重,一些領域的激光企業陷入了漫長的價格戰,蠶食了企業利潤空間,對產業長期發展較為不利。
此外,美國在高科技領域對我國的制裁持續加碼,多家激光企業曾被美國列入制裁名單,也一定程度上考驗著國內供應鏈。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年版激光加工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顯示:
激光加工技術作為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制造加工技術之一,其發展水平直接體現出一個國家制造業的實力。
歐美主要發達國家均十分重視激光加工產業的發展,已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產業鏈。
已誕生了以德國通快、美國阿帕奇、相干 、貳陸、恩耐、瑞士百超、意大利普瑞瑪等為代表的國際激光巨頭。
Optech Consulting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激光加工設備市場規模達到213億美元;2011-2021間10年CAGR 達7.9%,2016-2021間5年CAGR達11.1%。
進一步考慮到隨著激光技術的逐漸成熟,激光加工設備單機價格近年存在大幅降低的情況,因此設備出貨量的增速應高于市場規模的增速,充分體現出激光加工設備在制造業中加速滲透的態勢。
激光加工技術正不斷擴展應用場景,而激光加工技術的重要性恰恰體現在于其對下游產業的帶動作用。
材料加工用激光設備,主要由激光光學加工系統、機械傳動系統、電子控制系統及輔助系統組成。
其中激光光學加工系統是核心部分,它由激光器、激光加工頭與光學元器件三大部分組成,其中激光器的技術附加值最高。
隨著上游核心器件的成熟和競爭格局的優化,將有利于中游激光器制造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從而促進激光器價格的逐步下降,并帶動下游激光設備的應用滲透。
近幾年來,隨著制造業設備的升級以及半導體/面板/新能源等新興行業的應用,激光技術的應用需求正在加速增長。
全球激光器市場規模的增速前幾年的3%左右的水平提升到2017年的8.9%的增速,凸顯了激光技術應用正在加速。
新能源車激光應用市場空間廣闊
激光進行切割技術加工是用不可見的光束可以代替了傳統的機械刀,具有精度高,切割快速,不局限于切割圖案限制,自動排版節省建筑材料,切口平滑,加工企業成本費用低等問題特點,將逐漸發展改進或取代于傳統的金屬切割處理工藝生產設備。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生產能力不斷提高。以激光技術為代表的先進制造技術也促進了汽車制造業的升級,幾乎覆蓋了汽車制造業的所有應用領域。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雷達等先進科學技術發展已在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等多個重要環節有所不同應用,激光在新能源車領域的滲透率和應用率也正在研究不斷學習提升。
其中,激光切割是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的主要激光應用之一。激光進行切割技術包括一個平面板材激光切割及三維空間激光切割,涵蓋了中國汽車企業零部件、汽車車身、汽車車門框、汽車后備箱、汽車車頂蓋制造等各個管理方面。三維激光切割技術在汽車制造業中的應用主要是汽車車身的設計與制造,廣泛應用于新車型的開發、變形車的生產、汽車零部件的切割樣品、車身覆蓋件的切割孔、切邊等。
激光焊接技術發展則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應用經濟增長最快的賽道。激光焊接技術主要應用于汽車覆蓋件、動力電池、PACK模塊等。譬如全球發展新能源車龍頭企業特斯拉公司推出的劃時代的4680圓柱形電池就使我們用了大電芯、全極耳等創新教育技術。而蓄電池企業需要使用激光焊接全極耳,這就把激光焊接設備帶到了更廣闊的市場。
此外,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加速轉向智能化,激光雷達在新車中的滲透率不斷學習提升,預計中國未來會成為主流技術應用。激光雷達結合了光學、電子、機械、軟件、芯片、設備等技術,可以幫助汽車感知道路環境,自主規劃行駛路線,控制車輛達到預定目標。
目前,我國激光切割工藝已經十分成熟,在各類行業中廣泛應用。而切割分為平面切割和三維切割,在工業生產制造企業當中,三維激光切割是激光智能化發展加工的趨勢,它結合我國最新的光纖激光信息技術和各類六軸或七軸機器人控制技術,實現了三維網絡空間經濟高速且高精度的切割或焊接。在歐美許多工業發達國家,大部分零件都是采用三維激光加工技術進行加工的。過去,三維激光加工技術設備可以一直被國外廠家壟斷,雖然企業產品服務質量過硬,但是高昂的銷售市場價格和后期維護社會成本始終讓國內廠商望而卻步。
面對三維激光設備龐大的市場需求,我國激光企業通過不斷的實踐-創新-再實踐,逐步突破了這一瓶頸,從2014年,華工激光自主研制出國內首臺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到2021年12月22日,領創激光成功舉辦了線上新品發布暨線上技術開放日活動,發布先進的領寶LB3015三維五軸激光切割機。
十年時間,我國多家激光企業先后制造出多款三維激光加工設備,打破了國外壟斷。三維激光加工技術在行業逐漸興起。特別是汽車行業,做得風生水起。企業可以根據中國汽車生產制造中各部件進行設計和要求,選擇自己不同規格的板材,通過激光切割技術來完成各零部件的制造,有力地推動了汽車行業高效率生產。
《2023年版激光加工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