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事件:
公司發布2023年中報。23H1公司實現營收1.68億元,同比增長60.19%,實現歸母凈利潤272.22 萬元,同比下降78.34%。對此點評如下:
營收大幅增長,毛利率下滑使得公司利潤端承壓。上半年公司營收增速較快,但歸母凈利潤下滑明顯。2023H1 公司毛利率為30.19%,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11.83pct,其中公司業務中占比較高的智能檢測裝備毛利率下降12.09pct。智能檢測裝備中的功能檢測裝備上半年營業收入5426萬元,因其包含的功能儀表及模組采購成本過高,毛利率僅為 6.25%,除此之外,公司新開拓的新能源領域產品毛利率低于 3C 消費電子行業,多重因素疊加致使上半年內公司毛利率出現大幅下降。
深耕消費電子檢測領域,拓展新能源業務打開成長空間。2021 年以前公司的產品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領域,占比超過90%,主要客戶為蘋果產業鏈內相關公司。根據公司招股說明書披露,2019-2021 年來自蘋果產業鏈公司的銷售收入占公司營收之比分別達到52.11%、91.85%和79.44%。
公司于 2021 年下半年進入新能源領域,2022 年年初成為寧德時代一級供應商。公司研發的基于 AI 技術的視覺檢測設備,成功應用于新能源鋰電池工業質檢環節。為應對新能源電池表面缺陷種類多、產線速度快、檢測結構面復雜和檢測精度要求高等行業痛點,基于缺陷實時在線端側閉環檢測技術、主動學習缺陷視覺識別技術、高集成缺陷檢測技術,實現對電池表面的復雜結構精準檢測和超過40 種缺陷識別,并成功實現產線速度 80~120m/min 下達成5.0 μm 的檢測精度,實現了新能源電池外觀缺陷的實時在線智能檢測。成功進入新能源領域有助于公司緩解公司對蘋果產業鏈過于依賴的風險,進一步拓寬成長空間。
發布股權激勵計劃,綁定核心人員。公司于今年7 月發布股權激勵計劃,向39 名核心技術/業務人員授予85 萬股限制性股票,該計劃以營收作為考核指標,2023-2025 年營收目標值分別為4.6、6.0 和7.8 億元。該計劃行權條件較為寬松,有利于維持公司核心團隊人員的相對穩定。
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3-2025 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78、1.34 和1.90億元,對應PE 值為55、32 和23 倍。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市場競爭加劇;行業需求下滑;盈利預測和估值模型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