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投資要點
半導體設備業務快速放量,公司業績拐點有望出現公司傳統主業為房地產相關業務,2015 年引入浦科投資為第一大股東,通過內生外延快速推進公司向半導體設備的戰略轉型。1)2018 年收購凱世通,依托離子注入機正式切入半導體設備賽道;2)2020 年牽頭收購Compart Systems,縱向拓展半導體設備零部件;3)2021 年攜手寧波芯恩成立嘉芯半導體,布局薄膜沉積、刻蝕等環節,構建“1+N”半導體設備平臺。公司半導體裝備業務加速擴張,2022H1 收入占比已超過50%。截至2022 年中報披露,凱世通及嘉芯半導體訂單合計近11 億元。隨著半導體設備在手訂單加速交付,我們判斷公司業績有望重回快速增長通道。
離子注入機:國產化率較低,看好國產替代加速在自主可控驅動下,集微咨詢預計中國大陸未來5 年將新增25 座12英寸晶圓廠,總規劃月產能將超過160 萬片,對半導體設備的需求將維持高位。離子注入技術壁壘僅次于光刻、刻蝕、薄膜沉積,我們中性預估僅2022-2026 年中國大陸新增12 英寸晶圓產能擴產,對離子注入設備的需求將達到520 億元。離子注入機為前道國產化率最低的環節之一,2022 年1-10 月份華虹無錫和積塔半導體招標中國產化率僅為3%,國產替代空間較大。在本土供應商中,凱世通聚焦價值量占比較高的低能大束流和高能離子注入設備,中信科在中能領域也具備一定競爭力。展望未來,基于離子注入設備較強的通用性,我們看好國產設備商由1 至N 快速放量。
離子注入設備快速放量,“1+N”平臺化發展打開成長空間公司在穩固離子注入設備國產龍頭地位的同時,橫向拓展薄膜沉積、刻蝕等市場規模更大的設備環節,實現“1+N”平臺化發展,縱向基于Compart Systems 布局半導體設備零部件領域,不斷打開成長空間。1)離子注入機:2022H1 凱世通累計新增集成電路設備訂單超過7.5 億元,在手訂單飽滿,業績有望迎來高速增長。展望未來,看好凱世通在實現從0 到1 突破的基礎上,由1 至N 快速放量。 2)橫向:2021 年公司與寧波芯恩共同設立嘉芯半導體,覆蓋薄膜沉積、刻蝕、清洗、熱處理等設備,累計新增訂單超過3.4 億元(截至2022 年中報披露),平臺化發展快速推進。
3)縱向:2020 年12 月公司牽頭收購全球半導體設備零部件龍頭CompartSystems,進一步加強在半導體設備領域的產業協同效應,夯實核心競爭力。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我們預計2022-2024 年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48、5.63 和6.80 億元,當前市值對應動態PE 分別為41、33 和27 倍。
作為離子注入機國產龍頭,公司橫向拓展實現“1+N”平臺化擴張,縱向延展零部件業務,成長性較為突出,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晶圓廠資本開支下滑、客戶驗證不及預期、轉型風險等。